欢迎访问山西中科安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联系电话:0355-7199555

聚链逐“光” 遍地“向阳花开”——山西加快布局光伏产业链 2023-04-04

我省是国内太阳能高值区。近年来随着光伏领跑者基地建设、全省光伏扶贫试点工程等光伏项目的实施,光伏产业发展态势强劲。在此基础上,我省将光伏产业链列为2022年培育锻造的十条重点产业链之一,以中来为“链主”企业,引导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合作、产品协作配套,提升本地配套率,增强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去年9月29日,山西省能源局、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出台《山西省光伏产业链实施方案》,明确“十四五”期间山西光伏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目标,加快构建以“硅料—硅片—电池—组件”为主链、材料和设备等为侧链的产业链生态体系,推动我省光伏产业迈向价值链高端。力争到2025年,实现光伏产业链总产值超1000亿元。
聚链逐“光” 遍地“向阳花开”
3月28日,为期3天的“2023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开幕。晋能科技作为晋能控股旗下新能源代表公司,携PERC、TOPCon、HJT三款产品出席展会,多样化产品方案获得大量现场参展嘉宾的关注。
作为我省光伏产业链“链核”企业,晋能科技坚持技术迭代的核心战略,组建了包含国内外光伏行业专家及优秀人才的运营管理和研发团队,通过技术革新和精益生产,构建起具有技术和成本竞争力的电池、组件生产能力。发挥区位优势实现快速发展,预计2023年底,晋能科技综合产能将达10GW。
同为“链核”企业的潞安太阳能近年来为省内光伏电站项目持续供应大量优质可靠的光伏组件产品,广泛应用于大型地面项目、工商业屋顶项目、居民屋顶项目等不同的场景,截至2022年底光伏产品累计出货量达到30GW以上,在电站终端表现出了优异、稳定的发电性能。其产品畅销卢森堡、克罗地亚、印度等25个国家和地区,连续5年长治市出口创汇第一。
该公司带动省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如长治日盛达玻璃、东明光伏硅片、中科安瑞接线盒、平遥银鹏边框等企业均保持密切合作。同时引进扬州晶品公司等外地民营企业投资建设,补充光伏上游拉晶制造环节,在省内光伏产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补充完善的重要作用。
“向阳花开”,处于能源革命加速期的三晋大地上,传统煤炭国企的转型之路正围绕光伏制造展开。
我省发展的光伏产业链主要是工业硅—多晶硅—拉棒—切片—电池—组件—专用设备—辅料—光伏发电系统。截至目前,我省光伏产业链共有15户企业,初步形成以山西中来、晋能科技、潞安太阳能为重点的光伏产业链中下游电池、组件制造企业;以日盛达太阳能、长治高测、中电科二所等为重点的配套材料、装备企业。2021年,我省光伏电池产能5.3GW,光伏组件产能6GW,并布局了光伏玻璃2000万平方米等配套产品产能,产业链整体实现营收83亿元。
目前,我省光伏产业链发展的产业规模及技术水平处于我国中游,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但可以看到,我省光伏产业链短板主要是上游多晶硅、拉棒、切片环节基本缺失;中下游电池组件产业尚未形成规模优势,需通过“补链”“强链”补足短板。
为此,《山西省光伏产业链2022年行动计划》提出,依托长治、晋中、朔州、综改示范区和太忻一体化经济区等地区的产业基础,持续推动项目签约、开工、投产“三个一批”活动,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四大产业集群。精准补齐短板弱项,发挥中来股份、潞安太阳能等“链主”“链核”企业的牵引作用,重点针对硅料、拉晶切片等产业链缺失和薄弱环节拓展强化,促进产业链延链补链。
截至目前,光伏产业链9个重点项目已完成投资39亿元。“补链”项目共2项,其中中来股份新建年产20万吨工业硅、10万吨多晶硅项目,项目正办理合规性手续。“强链”项目7项,其中晋能科技年产3GW太阳能高效组件项目已达产;山西中来16GW单晶高效电池智能工厂项目已完成4GW投产,一期剩余4GW将于4月底投产,争取2023年完成16GW全部投产达效率;潞安太阳能高效单晶太阳能电池大尺寸升级改造项目、日盛达2×1000t/d光伏玻璃生产线及配套深加工项目、壶关高测光伏金刚线生产装备降本增效技术升级改造项目已逐步完成设备调试,正常推进。
追光逐日,向阳而生。把空白的“链”补齐,将有基础的“链”补强,形成全产业链纵向成链、横向成群的态势之后,山西千亿光伏产业集群指日可待。
来源:山西日报

Copyright © 2025 山西中科安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